牙齿缺失你会怎么办?很多人会选择去种牙,种牙之前要和医生做好沟通工作,才能为种植牙手术提供更好的保障,但是除了这个你还要知道种牙七部曲,你知道种牙七部曲是哪些吗?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专家表示种牙七部曲在种牙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步:检查牙周
轻微的牙周病仅侵犯牙龈,若不及早治疗则会蔓延至深部而破坏牙周膜、齿槽骨与骨质。有牙周病的人在种牙前一定要先将牙周病治疗好,否则牙周病的细菌很可能会沿着植体侵入牙床骨,以致骨质流失,植体周围的地基不见了,植体便会失败。
第二步:评估骨质
植牙前应该进行骨质评估,通常缺牙越久,缺骨情形就会越严重,一旦齿槽骨宽度不够,那么在种牙前,应先做引导骨再生长,或是骨重塑生长,让牙床骨的条件足够植牙。
第三步:照全口电脑断层
前置作业还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是,照全口电脑断层评估骨质立体位置,可帮助牙医精准了解牙患口腔的状况,并能减低牙患对种牙手术的恐惧。
第四步:制定手术模板
制作精良的手术定位模板,可以减少手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
第五步:现场监看系统安全无误
种牙临场监看系统让牙医边植边看,可更精准的将植体植到准确的位置,不怕植太深,产生意外;植太浅,植体不稳固容易失败。
第六步:骨整合检查安全有保障,咬合不顺种牙失败
骨整合检查可以判定骨质生长密度与速度,牙医可根据其检查结果可做更科学、精准与快速的判断骨质是否可以装假牙。
口腔中的植体是依循骨质多少以及疏密度,而当出现倾斜不正的情况,此时假牙的咬合设计就非常重要,否则植体就算成功,在2—3年内也会因咬合不顺而失败。
第七步:每日维护牙周
种牙后首重牙齿清洁保养,因种牙也像真牙一般,会遭受牙周病侵袭。若发生软组织或硬组织问题时,无法及时做适当处理,可能会造成有病的植体,甚至成为失败的植体。因此植体牙周的部分,也需运用镭射去做术后保养,就能迅速、有效的清除植体上的污染物。